近日,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正式更名为合阳县有莘中学。
“有莘”二字,出自古合阳地名,见载于《孟子》等文献,是历史上公认合阳地域的代名词,可以说是具有“专有性”的名词。此二字源自上古,凡上所言四圣母,皆有莘国之女,中华女教之渊薮见于此;伊尹、子夏又设教于此,后世合阳文化名人如宋代雷氏四代,元代岳景山,明代范氏三凤,清代李向若、王又旦、康乃心诸贤,民国陕西近代教育大家党晴梵、马凌甫等,皆为有莘之才,也都认同有莘二字为乡梓古称。明代关中大儒、兵部尚书韩邦奇说“合阳,古人才区也”,清代关中大儒李元春称“合阳多人,潼水遗韵”。“有莘”二字,含多出人才的意义,与合阳的人文传统和当今合阳人民教育之所愿相合。
第二高级中学由原路井、黑池两所中学结合,于2018年建成。考中华古典,“中国”二字,出自何尊,其为周室新迁之诰辞,其中有“宅兹中国”“受兹大命”语,若与“有莘”二字结合,则为“宅兹中国,惟我有莘”“受兹大命,惟我有莘”,不仅有利于提高有莘中学知名度,而且本来就有“安家宅在中国的土地上,要靠我莘莘学子;承受担负时代的使命,要靠我莘莘学子”的教导启发意义,能引导师生继承文脉,树立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美好寓意。(王丹晴 李骜骋)
精彩评论 共 1 条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