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谁在坐井观天(杂文)

  • 良石处士
楼主回复
  • 阅读:1336
  • 回复:0
  • 发表于:2012/4/4 23:27:15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合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谁在坐井观天



        君子友在洽川景区抓拍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图片:一只青蛙静静地坐在岸边,呆呆地望着水面。图片很美,诗路花语为此配了一首五言绝句:

              吾本池中物
              蜗居曾数年
              所思非井底
              俯瞰水涟涟


        诗中引用青蛙坐井的寓言,我因之联想到: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坐井观天呢?

当初,青蛙坐井观天,看到的是只有碟子大一片蓝天。它以为,天,就这么大一点。这不能怪它。因为它所处的地位限制了它眼界,也束缚了它的思维。这时,假如有人告诉它天空如何广阔,它都不会相信。眼见为实,它似乎并没有错。只有当它某天跳出井口才会豁然开朗。那时,它也许会感到羞愧万分。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井蛙,不断地跳出原来的天地、跃入新的天地,来否定自我,来实现进步。

        君不见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的思想还停留在文革极左路线思维模式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过去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现代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满脑子个人崇拜,缺乏自我意识,缺乏民主意识,不愿意挣脱束缚,从而成为某种思维的精神奴隶。我相信这些人的真理精神,相信他们的忠诚不是伪装的,也相信他们的天真和满腔热血。谁要是否定他们的信仰,我相信他们会义无反顾地与你拼命!但无论如何他们不相信自己正是坐井观天,被封闭、局限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既可怜又可悲!

        我们的先哲们是智慧的,编写了不少相关寓言来警告、提示、启迪后人。且看《庄子·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由于雨季到来,各个支流迅速汇集到黄河这个干流之中,河水暴涨,终于达到了“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的浩大场景。于是河伯洋洋自得起来了,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了。这也难怪,河水的确够浩浩荡荡的。然而等到河伯顺流而到达大海之后,见到了大海的辽阔景象,惊呆了!这才明白先前自己的自满是多么可笑。于是河伯羞愧地对海神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 海神北海若闻之,就顺承着河伯的意思教育他,并启发他逐步超越自己的局限。北海若道:“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河伯恍然大悟,顿感受益匪浅。但是,一般人达不到河伯悟性。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自己的偏见太深,你和他讲道理,白费口舌,甚至还有可能遭到嘲笑乃至痛骂。所以就连圣人也只能“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唉,遇到这种情况真是无可奈何地啊。那是他受自己所处地位、环境、精神境界的限制,偏见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还要去排斥真理。不撞南墙不回头,一副“壮士一去不复还”样子。

        谁是井底之蛙,谁在坐井观天?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都是井底之蛙;就某个问题的认识上,我们每个人都常常坐井观天。

        知识是无限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逐渐加深、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未达到新的高度之前,做井底之蛙、去坐井观天并不奇怪,也不可笑。因为这是认识过程中的局限性,每个人都一样。而假如这只蛙固步自封顽固不化,根本不愿意跳出井,还硬要坚持自己观点,那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那就只好让他永远去“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2012年3月13日
良石,吾故里之地名也;处士,乃无身份闲人之称谓。如此而已,别无深意。 吾以独立思考者自居,不喜人云亦云。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陕公网安备 6105240261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