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经络

  • 2389345433
楼主回复
  • 阅读:1211
  • 回复:0
  • 发表于:2012/8/25 11:02:15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合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中医养生“药食同源”格局重塑 权健新品见证中医复兴之路



                                                                   视频: 权健新产品发布会



“这药太苦了!”当浓浓的中药味弥漫整间屋子时,你捏着鼻子硬生生地灌下那碗包含深情的中药时,你一定希望有一种具有同样功效的饮品能够替代它。

  2011年8月6日,权健集团“
药食同源新品发布会”在天津市武清体育馆隆重举行。香港著名影星赵雅芝倾情代言的“药食同源”系列新品在此亮相,从此,养生中药也可以吃得简单放心了。中医养生热潮再次点燃。据介绍“药食同源”系列新品严格遵循中医药品原理,消费者只需对应中医药材功能,对诊取药即可。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这是中医养生向简单化、产品化迈进的一次重大突破,必将加速中医复兴之路。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非典”,艾滋病及阻击“甲流”战中,均做出了良好表率,其药效明显甚至超越了西医药,得到世界瞩目。因而,中医复兴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然而基于中医诊断的流程及中药熬制的特殊要求,中医药复兴之路仍然漫长。在中医养生领域,这一问题更显突出。因为传统中医药品要经历特别熬制的过程,熬制时需要把握火候,药品剂量及口味都让人难咽不下,再加上药品也不宜长期保存,因此,传统中医养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普及。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药食同源”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本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中药在养生及治疗方面的疗效更为显著。权健集团一直致力于自然医学的研究,把高科技文化与古老中医文化相融合,从这一理论中权健集团看到了中医养生的新方向。如何才能将这一理论充分发挥,打破中药与食物之间的这种界限,打破传统中医养生的诸多限制呢?经过对中医药物及原理进行了大量临床论证,权健集团通过高科技提纯传统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并添加天然果蔬提取物膳食纤维,找到了“药食同源”的结合之道。

  从此,中药不再苦口也能达到同样的健康养生之效,中医养生难壁垒被彻底打破。更值得一提的是,为给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更安心的中医养身体验,权健集团不但拥有国际标准化的GMP生产车间和无菌净化系统,还有便捷的诊疗软件系统有效解决消费者中医诊断难的问题。即使身边没有老中医,你也能对诊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医养生药品,并无需再为中药入口苦等问题而困扰。

  据悉,权健集团一直在中医复兴的道路上不断推进,此次新药系列同时也是中医保健品领域,女子养生美容领域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健集团董事长束昱辉表示,将继续携权健人,用行动守望着中医的未来,锲而不舍地行走在中医复兴的民间之路。

  来源:http://咨询热线张老师;18635323141     QQ1296528011

网站       
www.sxqj.net[media=480,400,true,true]http://"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utostart="true" ShowStatusBar="true" quality="high" wmode="transparent" >



经     络

权健火疗加盟服务中心本草女人香会所  权健火疗加盟 权健火疗免费培训 权健服务中心加盟  权健专卖店加盟  权健医院加盟连锁 诊所加盟  权健会员加盟 权健会员登录系统 本草女人香会所加盟 本草女人香专卖店加盟



第一节      概     述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多循行于人体深部,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络脉是经脉小的分支,多循行于人体较浅的部位,并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通过经络遍布全身,有规律的循行和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及肌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络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三经筋和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1.经脉

(1)正经  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具有一定的循行的特点。它区别于十二经脉,但仍属于正经的范围。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系统的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全身皮肤按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划分的十二个部分,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2)奇经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阴跷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不同于十二经脉,人的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当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

2.络脉

络脉包括别络、浮络、孙络三个部分。

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共有十五。其中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各有一别脉,再加上脾之大络,俣为十五别络。

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因其浮而常见,故称为“浮络”。

孙络,又叫孙脉,是最细小的络脉。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名称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隶属于一个脏或腑。因此,十二经脉的名称不同,每一经脉的名称,都由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组成。手经循行于上肢,足经循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十二经脉的具体名称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二、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往次序

1.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其中,阴经与阳经相交,是在手足部位;阳经与阳经相交,是在头面部位;阴经与阴经相交,是在胸部。

2.体表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是:

1)头面部  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面;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及头后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由于手三阳经止于头,足三阳经起于头,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部交接,故说“头为诸阳之会”。

2)四肢部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具体如下:

上肢内侧面是:手太阴经在前缘,手厥阴经在中线 ,手少阴经在后缘。外侧面是:手阳明经在前缘,手少阳经在中线,手太阳经在后缘。

下肢内侧面是:足太阴经在前缘,足厥阴经在中线,足少阴经在后缘。(注意: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肝经在前缘,足太阴脾经在中线;八寸以上,足太阴脾经在前缘,足厥阴肝经在中线。)外侧面是:足阳明经在前缘,足少阳经在中线,足太阳经在后缘。

3)躯干部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行于腋部;足太阳经行于腰背部;足不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及足阳明经行于胸腹部,其中,自胸腹正中线向外的顺序依次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3.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相为表里的两经,都在四肢末端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都分别属络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

十二经脉的关系,加强了表里两经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了表里脏腑之间的联系,因而在功能有上互相配合,病理上互相影响。在治疗上,表里两经的腧穴可互相选取。如取肺经的穴位,可治疗大肠或大肠经的疾病;取大肠经的穴位,可治疗肺脏或肺经的疾病。

4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的内外上下,其经脉 中的气血阴阳是流动不息,循环贯注的。十二经脉的流注,即十二经的整体循行。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如此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三、循行部位

1.手太阴肺经

主干: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到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手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2.手阳明大肠经

主干: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3.足阳明胃经

主干: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承浆穴位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向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髌,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4.足太阴脾经

主干: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5.手少阴心经

主干: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6.手太阳小肠经

主干: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达到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7.足太阳膀胱经

主干:起于目内眦(晴明穴),向上达到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8.足少阴肾经

主干: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9.手厥阴心包经

主干: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营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分支:从常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少阳三焦经

主干: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尺骨、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11.足少阳胆经

主干:起于目外眦(瞳子●穴),上至头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经过颌角部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进入体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到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12足厥阴肝经

主干: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雨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骨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奇者,异敢。奇经,是不同于十二经脉(正经)的另一类经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 、阳维脉的总称。

奇经八脉与正经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二是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属络关系;三是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 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3)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均有一定联系。

一、督脉

1.循行部位

主干: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分支:从小腹内部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到两眼下部的中央。

2.基本功能

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故与脑、脊髓、肾有密切联系。

二、任脉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喉咙,上行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分行至目眶下。

2.基本功能

任,有担任、妊养的意思。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为“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又称“任主胞胎。”

三、冲脉

1.循行部位

主干: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下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与足少阴之大络同起于肾,向下从气街部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足趾。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瑟督脉 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2.基本功能 

冲,有要冲的意思,冲脉上行至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冲脉又称为“血海”。与女子的月经有密切联系。

四、带脉

1.循行部位

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2.基本功能

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约束纵行诸脉。

第四节  经络的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组织器官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有机的配合与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脏腑之间的关系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属络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脏腑的联系;有的经脉在其循行过程中,还联系到其他多个脏腑。如胃经的经别上通于心,脾经注心中,胆经的经别贯心,肾经出络心等。

2.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不但与内脏有联系,而且与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也有联系,如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道而行的正经,从其循行来看,都是从十二经脉在四肢的部分别出,走入体腔深部以及内脏;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部分;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分布于皮肤的部分。因此,通过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就使内脏与外周肢节之间密切地沟通而联系起来了。

3.脏腑同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而五官九窍都是经脉循行经过的部位,这就使五官九窍与内脏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了。

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十二正经的阴阳表里相接,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奇经八脉之间彼此相互联系,从而构臧了经脉与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均需依赖气血的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运行到全身,发挥其营养组织器官的作用,这与经络的沟通和传注是分不开的,人体气血通过遍布全身的经络系统运行到各组织器官,发挥营养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伟递和通导的作用。当人体的外部受到某种刺激事,这种刺激就会通过经络传导至体内有关脏腑,使该脏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针刺治疗中的“得气”现象,就是这一功能的表现之一。反之,脏腑受到某种刺激而功能发生变化时,也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应于体表。

四、调节机能平衡

经络在沟通、传导功能的基础上,又能调节机能活动,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互相协调,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机体的正常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这时可用针灸等治法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促使人体机能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

第五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经络学说与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学说一样,都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临床各科起着指导作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经络具有沟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等作用。而在发生疾病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经络是外邪内传脏腑的途径

外来病邪侵犯人休一的途径很多,如皮肤、口(消化道)、鼻(呼吸道)等,其中以体表为主。一般地说,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其传变的途径就是经络。《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从这段原文可看出,外邪从皮肤而内传脏腑是以经络为途径的。

2、经络是内脏疾病相互传变的途径

因为内脏之间在生理上通过经络相互联系,所以在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其途径亦是经络。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以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虚水泛可以凌心、射肺。

相为表里的脏腑之间,因为经脉中的属络联系,发病后可以相互影响,如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心火可下移小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大肠实热可导致肺气不利而喘满。

3、经络是内脏病变反映到躯体的途径

内脏与躯体及五官九窍等通过经络发生联系,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及王官九窍。具体表现为体表的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发生病理改变。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抵小腹、而胁肋的缘故。

二、指导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属络脏腑,可以反映内脏和躯体组织器官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疾病的根据,帮助辨别病位。例如头痛,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又如两胁疼痛,多是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多为肺脏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部位上可出现多种异常变化,称为压痛点或过敏点(敏感点)。所以可以根据这些异常变化来帮助诊断疾病。如肺病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可在脾俞穴出现异常变化;胆囊炎可在阳陵泉穴有压痛等等。

三、指导疾病治疗

经络学说不仅用来阐释病理,帮助诊断,而且还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尤其对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更具有较磊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循经取穴和药物归经两方面。

针灸与按摩疗法,主要是对于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通过选取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以调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穴位的选取,必须按照经络学说进行辩证,判断疾病属于何经,然后根据经络的循行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取穴位,进行治疗,这就是“循经取穴”。

由于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因此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是依靠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功能,才能使药到原处,发挥其治疗作用。

药物归经,是药物功能的一种分类法。即根据药物对经脉(包括脏腑)病变所起的特殊治疗作用,分别将其归纳于各经脉之中,使之系统化。金代的张洁古创立了药物归经学说,他在《珍珠囊药性赋》一书中,对每一味药物都标有归于某经的字样。药物归经的临床价值,主要在于指导分经用药,即根据病属保经,就选用何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金元医家张洁古、李果在药物归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引经报使”学说。引经报使药,是指某些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所,起着“向导”作用的药物,简称为“引经药”。如:治疗头痛的“引经药”,属太阳经的有羌活;属阳明经的有白芷;属少阳经的有柴胡,以上三味药,不仅分别归于太阳、阳明、少阳经,而且能作为其他药的向导,引导其他药物归入上述各经而发挥作用。

此外,当前临床动用的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都是在经络学说的理论的指导下所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反过来,它又使经络学说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充实。

第六单元   病   因

病因,是引起人体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原。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痰饮、瘀血、结石等。

对于病因的分类,历代医家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内经》分为阴阳两类,《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种分类方法为后世医学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提供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病因和发病途径结合而分为三类,他说:“千般痰难,不越三条,一者,以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宋代陈无择确立了“三因学说”,他在《三因病一病证方论》中说:“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对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后世医学对病因分类的主要依据。

中医控求病因,除了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如天气突变、暴饮暴食、外伤等,主要还是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即通过分析其症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这种方法称为“辨症求因”。这是由于各种病因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因此所引起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在病因与临床表现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掌握了这种关系,就能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析出不同的致病因素。这是国医控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六淫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热)本来是指六种自然界的正常气候,简称为“六气”。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所以,正常的六气变化不易使人患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在人体下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这种气候的变化时,六气就成了致病因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以下的共同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六气是季节气候的正常变化,而六淫为六气之反常,所以与气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冬季多寒病等。一定的居住地区、生活或工作环境与六淫致病也有关。多西北多寒病和燥病,长期居处潮湿,或水上作业,则易感受湿邪而发病。

2.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多口鼻而入,或者两者同进受邪,所以都具有从外感受的特点,故称“外感六淫”。

3.六淫之邪既可单独侵犯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的邪气兼夹而侵犯人体,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4.六淫侵犯人体后,病证性质可以生生转化。其转化以后的病证性质,与开始感受的邪气的性质已有所不同,如外感寒邪出现表寒证,日久入里而化热,就转变成了里热证。临床有“五缺陷皆从火化”之说。

一、风

风为春季的主导气候,但四季常有。故风邪所引起的疾病多见于春季,但不限于春季。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为阳邪,具有轻扬上浮,易袭阳位的性质,所以其侵袭人体,常伤及人体上部(如头面、咽喉等),见头痛、咽痒、面目浮肿等症状。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由于风邪具有开泄外越的性质,故其容易犯人体体表,使人体皮毛腠理开泄,出现恶风、汗出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痹证(行痹)之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之皮疹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多较急,传变也较快。

3.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具有兼邪同病的特性,其他五邪常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表现为风寒、风热、风湿等兼夹证。所以说,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 《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陕公网安备 6105240261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