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走进年味;篝火映出过年第一火

  • 上林苑
楼主回复
  • 阅读:698
  • 回复:1
  • 发表于:2013/2/20 20:27:38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合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走进年味;篝火映出过年第一火

 

作者  成三顺



 

“卖柏树枝,一元钱一把。”走进年味,合阳县城街道上卖吃的、卖喝的,一应年货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忽然听到有人叫卖;“卖柏树枝,一元钱一把”,还真使我心头一震,回头一看,只见一位50岁左右的农民站立在县城南关市场东口路边三轮车旁在叫卖,三轮车兜里是满车厢用塑料带捆的一把一把的柏树枝。为什么人们卖起了柏树枝而不卖其他树枝呢?柏树枝也成为商品,这些事情你经过吗?它有什么故事吗?

 

原来,古时有种动物叫“年”,平时散居在深山里,专食狼虫虎豹、飞禽走兽,遇到一年结束,人们过年,这“年”就跑到乡村吃人,“过年就是过难”。而人们在年复一年与“年”这种野兽斗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一套对付“年”的办法,那就是“年”害怕红红火火的发红的东西和霹雳巴拉发红的火光,而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驱“年”、镇邪、祛病,使“年”不敢靠近村庄巷舍宅门里边的人家,到了金鸡报鸣时候,“年”就跑到深山躲起来了,这一来,人们一年就安宁了,不用再担惊受怕害怕“年”骚扰了。

 

于是民间便有了古代的“桃符”之说和“燃篝火”习俗,再后来发展演变成了贴春联,放鞭炮,燃篝火,而独有这“燃篝火”的习俗却是放在大年初一的下半夜和黎明之间,是实实在在的新年第一火,而’然篝火”的东西讲究的必须是烧柏树枝,因为柏树枝燃起来时,火光冲天,而且发出霹雳巴拉的声音还散发着一种浓浓的药味。

 

记得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合阳县同家庄镇三池村的群众过年,每家都要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段日子里,男人背上绳,手持砍刀去到沟里的柏树山坡上,砍上些柏树枝,准备大年初一后半夜用,有的户一时忙没有顾得上砍些柏树枝,就找砍回来的人家要些柏树枝用。

 

晚上临睡前,用笼提前到草房里装上些容易燃烧的麦杆,倒在门房前边的庭院中,上边再放上柏树枝。

 

早早起来的头件事,就是先点燃篝火,一股股浓烟冲天而起,发出霹雳巴拉的响声,在这红红火火的篝火中,人们用盘子从铁笼里取出来早早准备的鸡、鱼、带把肘子、时令水果、糕点干果,酒壶酒杯,端出来双手恭敬地敬献于上房供桌上的列祖列宗的牌位前,点上红蜡炬,上香,两边放上各一碟六个圆馍,准备停当,大人们就叫一家妇女孩子出来,让孩子放鞭炮,大人带领一家老小给列祖列宗磕头,给土地爷磕头,给家中长辈磕头,家中长辈给孩子压岁钱。

 

而燃放的篝火,照亮了农家的庭院;照亮了农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火热农家生活;照亮了人们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过新年的喜庆、吉祥,欢乐气氛;照亮了人们走巷串户、团拜道一声;“新年好”、“新年好”的祝福、祝贺、祝寿的喜悦情怀;照亮了人们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祈求平安吉祥为主要内容的过年民俗之中,是地地道道的“新年第一火”,是原汁原味的“年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年味”。

 

置身在这古老、别有韵味的火热、火红、火亮、火爆的“年味”中,一种跨越时空、跨越不同年代的记忆闸门正在向你、我、他、她打开,走来,令人回味无穷。

   

        这是在合阳县城街头照的装有柏树枝的三轮车照片。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

陕公网安备 6105240261054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