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三池刀削面” 史传与孔圣人的一段美丽传说

  • 上林苑
楼主回复
  • 阅读:7905
  • 回复:1
  • 发表于:2013/9/17 21:03:31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合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三池刀削面” 史传与孔圣人的一段美丽传说

文/成三顺



闻名华夏的“合阳名小吃”、“三池刀削面”,是与“山西刀削面”并列驰名华夏的饮食名吃,何以见得“三池刀削面”历史驰名?打开1995年出版的陕西地方志丛书《合阳县志》,当时作者本人也是当时参与修志的人员之一,不信者请翻开该志最后一页,本人名字就在参与修志的人员名单第7行的第3个名字便是。这册《合阳县志》的第50页就清楚鲜明地记载有“三池刀削面”。由此可见,名扬华夏的“三池刀削面”并非空穴来风,而确实是名气响当当、具有相当大知名度的地方品牌的传统地方风味饮食小吃之一。

其实,这是人们知道的“三池刀削面”的历史悠久其中之一点,而历史上孔圣人也曾到过三池村,并吃过“三池刀削面”的史实,也是真切无疑的。那么,孔圣人吃过“三池刀削面”的历史又是怎么个来源呢?

凡阅读过陕西省民俗协会副主席、合阳民俗专家史耀增先生所著的《合阳风情》一书(该书由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该书98页有这样一则故事;“项村的传说”。

《三字经》里有这么两句话;“昔仲尼,师项橐”,说的是孔夫子拜7岁孩子项橐为师的故事。

孔子;(前551)9月28日即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前479)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春秋末期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世界上也有好多的孔子学院。

孔子55岁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年。一生培养弟子3000余人,身通六艺者72人(礼、乐、射、御、书、数)。

弟子有;子贵、子路、冉有、子夏等。

其中弟子;子夏,讲学于合阳,遗有“子夏石室”,(见合阳县志第39页),子夏墓在今合阳县知堡办事处大原头村(见合阳县志664页)。

话说当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这一天渡过黄河,上了莘原,西行来到一个村庄,只见村头有几个小孩子在大路上用石块垒城墙玩耍。赶车的子路便用鞭子挥挥,喊道;“把路让开”,只见一个穿红兜肚的小孩站起身来,说;“赶车人休得无礼,车上君子答话。”

孔夫子只得下车,请孩子们让路,谁知这娃手指指着大路中间的石块问;“你看这是什么?”孔夫子一看说;“奥,原来垒的是城墙。”孩子紧接一句;“车避城呼,城避车呼?”孔夫子被问住了,但又不肯认输,便说;“你既问我,我也问问你。”他指了指天上的太阳问;这儿离太阳近还是离长安近/?那孩子不假思索,开口便答“;离太阳近。”孔夫子笑着说;“你说错了,应当是离长安近。”孩子却十分肯定地说;“不,还是离长安远。”“那为什么?”孔夫子不明白了。“在这里能看见太阳,可是能看到长安吗?”孔夫子被问住了。

孩子又问;“你是何人?”子路上前答道;“我师孔夫子。”孩子哈哈一笑;“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听说你是当今圣人,我倒想问你个问题。”孔夫子想,一个小孩子,能有多难的问题,便说;“你问吧。”孩子问道;“你说,天上有多少星星?”孔夫子答不上来,分辨说;“你只许问眼前的事情。”孩子紧接着说;“那你说,眼睫毛有多少根?”孔夫子又被问住了,站在哪里好不尴尬。

孩子见他那样子,不由’噗嗤”笑了,“既然不知,为何不请教于人?”孔子四下里一看,不明白地问;“该问何人?”孩子说;“你不是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吗,这么多人,难道就没有可问的?”孔夫子这才明白了,连忙向这孩子施礼请教。孩子说;“问天上多少星,应答天上多少星地上多少人。问你眼睫毛多少根,应答眼前之事难说清。这点小问题都答不上来,不可妄自尊大。”

孔子从心眼里佩服这孩子的机灵,又施一礼,“请问孩子尊姓大名”,孩子答;“项橐”孔夫子又施一礼,“有志不在年高,师者不论齿长,是吾师也。”

回头又无限感慨地向弟子们说;“秦国连小孩子都这么机灵,还要我讲什么学,原路转回吧。”

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孔子西行不入秦”的故事,这个村子后来就叫项村。

而熟知合阳地名历史情况的现在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们都知道,当年孔圣人到项村,必须要经过三池村口的十字官道才能到项村,因为三池村口大道,古时就叫“官道”,从三池村一直盘旋下坡到了沟底下,沟底下有个临河而居的村,村名叫官道河村,过河,再沿着那两边比较陡峭的盘山土山路,上到山顶,才能到达项村。

而孔子经过的三池村口官道旁,就有一个大的寺庙;“河台寺”,三池村还有10个寺庙,据本人曾采访过的当时已经是92岁高龄的三池村村民6组的成德创,6组80岁的村民成照丙,原支部书记70多岁7组的成增乾、原支部书记70多岁7组的邹玉财、村老教师成英哲、村老干部70多岁4组的成掌勤,6组的成广斌,5组的王立升、5组的老教师成富欣、老教师王发囤等多人,据他们说;祖祖辈辈的老人们一直传说昔日的孔圣人到过三池村,三池人就用三池刀削面、踅面、踅面煎饼招待过孔圣人,三池村名就是孔圣人听了三池的来历后,说的;“三池”两个字,后来人们就一直叫起“三池”了。

而据老人们传说,孔圣人对三池村有几大历史性贡献,人们一直铭记着他。一是从该村历史渊源考究出发将该村的“鱼池、官池、古池”合称为’”三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易记。

二是在品尝了三池刀削面后,看到三池人使用的是一种长1尺多的刀具,而不是山西人使用的那种刀片;三池刀削面荞面味浓厚,醇香,而荞面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三高症等有独特的食疗、药疗、保健的效果;而且在过去那种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年月,荞麦易种、成熟快,是解决人们生活口粮的食粮之一,非常好种、好管理、好吃,磨的面很有劲丝。

三是对三池社火的发展演变做了指点,从文采的意义上给三池人指明了改进方向,“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笔落驚风雨,诗成泣鬼神”、“笔墨驚天地,云山入画图”、“立身只觉乾坤小,放眼始知宇宙宽”、“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难怪“三池社火赛扬州”久盛不衰是合阳县南北两颗明珠之一,北有三池社火,南有黑池社火,这些《合阳县志》均有记载。

在传播了一番学问、了解了当地民风民俗后,孔圣人经过三池村口的官道西行去了。也就留下了那“孔子西行不入秦”的佳话和史传与"三池刀削面"的一段美丽传说。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陕公网安备 6105240261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