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家乡的“上锣鼓”

  • 枭翔雁
楼主回复
  • 阅读:3019
  • 回复:0
  • 发表于:2013/10/31 8:46:19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合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小鼓引领,大鼓狂擂,重达6-7斤重的铙钹举过头顶,发出强劲而又独特的重金属撞击音,打扮怪异的锣手迈着风趣的舞步,填补着鼓与铙的交响空间,人群中手持簸箕(或打气筒、羽毛扇、花杆)的老者,踏着鼓点,和着锣音,翩翩起舞,舞领场内外。一时间,小鼓在动,大鼓和铙钹齐敲共击,鼓与铙、铙与锣奏出了响彻千百年的图腾之音。这就是被评为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雷上锣鼓”,这就是被众多专家誉为我国民间原始舞蹈活化石的“东雷上锣鼓”。

我的家乡在渭北旱塬的合阳县东雷村,村子与山西临猗县隔黄河东西相望,沟坡地占人均土地的一半以上,这里民风淳朴,性情强悍,祖祖辈辈过着小农经济的生活。小时候收庄稼靠背,生活用水靠挑,犁地耕地靠挖,穿衣铺盖用布靠纺。改革开放以来,村子里的父辈们勇于挑战开拓思变,他们因地制宜种烤烟,栽果树,跑船运,种花椒…..积极寻找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如今的村子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70年代出生的我,用视觉,用感受体验了父辈们的艰辛和努力改变生活现状的整个过程,坚忍不拔的品格,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的刻印在我的心里。正是有这样的品质和饱经风雨的内涵,正是强悍的性情和淳朴的民风,正是沉淀内心支撑生命的原始动力,才会演绎出独到的“上锣鼓”。

      上锣鼓的独特在它的表演形式狂、蛮、怪、狠,渲染和感染力浓厚,原始味道突出,其舞蹈旋律、表演程式以及节奏变化等近似先秦的“傩舞”,极具黄河文化粗犷古朴的美感,表演现场气氛热烈,震撼和穿透力极强。每年春节一过,夜幕低垂之时,在村中央的空地上,两社各扎营盘,大鼓在中央,锣手、敲钹手围圈拉开,颇有气势。为了渲染气氛,他们就地取材,多用锅灰或墨汁当化妆品(涂抹在脸上、胸脯上、后背上),用马铃(斜跨在身)、葫芦、气球(绑在头顶)、核桃皮、鸡蛋壳、高粱杆(做成眼镜)、野鸡毛(插在草帽上)、虎头帽、花围巾、红肚兜、假发、假胡须、水果皮(做成帽子)、老式皮袄(反穿在身,皮毛在外)、柳条簸箕、打气筒、羽毛扇等日常用品当道具,一个个把自己打扮得稀奇古怪,滑稽可笑,让人忍笑不止。开始时,两队各自安营扎寨,以节奏缓慢的“排锣”拉开帷幕,旨在通知同伙酝酿情绪,也有告知对方“我来了”之意。接下来的鼓点称为“流水”,节奏加快,花样更多,向对方挑战的用意十分明显,或敲、或舞、或推、或拉,或收、或放,鼓手忽起忽落,忽蹲忽站,忽左忽右,忽仰忽俯,一会从低到高甩腰收腹,手持鼓槌左右画弧,一会从高到低蹲站交替,鼓点急如炒豆。滑稽的锣手两两相逗,边敲边舞,一会相对扮着嘴脸,一会背靠背互相攻击,情急中侧身相互碰撞,可是那铿锵的锣音依然不断;再下来进入“上鼓”阶段,此时敲打的人情绪涨到高潮,鼓手骑马蹲裆,敲锣的一脚踏鼓,一脚踩地,锣棰经头部划弧,先击鼓,后击锣,鼓手则高举鼓锤和锣手错开击鼓,鼓手和锣手边敲边围鼓转圈,整齐划一。敲铙钹的和准备替换的站成一个大圆圈,双手举过头顶,矫健有力。此时鼓点节奏急促,气氛热烈,有如暴风骤雨、排山倒海一般。围观的村民受到感染,随着鼓的节奏齐声“噢、噢”地高呼。气氛酝酿成熟了,领头的人使个手势,鼓点换成“乱刮风”,锣、鼓、钹齐鸣,没有明显的节拍。有如风吹梢林,松涛怒吼,又似大海涨潮,浊浪排空,此时此刻人们的情绪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热血在沸腾,生命的能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只听领头人“吁——”地一声悠长的口哨,早已做好准备的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猛地蹲下身,双手抓住大鼓上的铁环,抡上脊背就跑,其他人在后紧随;另一家见状,同样扛鼓便追,于是两家在广场上追逐。追上了,便要硬把自家的鼓锣摞在对方的鼓上面,对方不但不让,更想占据上风!据说,上锣鼓的“上”就是由此而得名的。据父辈们讲,这个时候在原来就会发生流血争斗,平时关系很好或者是亲戚本家,为了自己队伍的利益,此时此刻也互相为敌,扭打争斗,手上的表演工具一时间便成了“战争武器”,互不相让,争斗现场甚是火爆。场子周围,孩子们提着一盏盏样式各异的自制灯笼来回跑动,村民们高高举起用芦苇扎成的火把,似蛇在游,似龙在舞,场地四周笼起熊熊燃烧的篝火,红红火火是父辈们向往的最高境界,热热闹闹更是父辈们祈盼的幸福时刻。一时间火光冲天,半裸而舞的村民们一遍又一遍表演着上锣鼓,奇异的装束,激烈的争斗,火暴的鼓点,狂怒的呼喊和刚劲的舞蹈将黄河岸边北方农民强悍、豪放的精神表达的淋漓尽致。置身其中,你会被那雄浑博大且让人亢奋的黄河文化所震撼。黄河岸边,原始先民强悍并充满野性,好斗却不失宽厚的遗风在这种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家乡的上锣鼓被誉为是我国古代民间舞蹈的缩影。远在夏商周三代合阳为“莘国”(亦名有莘国),《孟子》一书就有“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的记载,《吕氏春秋》中有汤命伊尹作“大镬乐”的记载,“大镬乐”的锺,即是现在的铙或锣,在我国古代巫与舞相通,锣鼓在古代已成为占卜、祭祀的形式,上锣鼓至今尚有祭祀、跳巫、驱邪的痕迹。1987年在渭南召开的"陕西民间鼓舞理论研讨会"上,有专家认为,东雷上锣鼓是古代濩乐的遗存,它表演时的气势和艺术特色都与"大濩"之乐有一脉相承之处。当我们置身于茫茫夜色之中,眼前是灯笼火把争辉,耳畔是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使人如入"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阵之中。望着那一群在春寒料峭的夜晚却光着膀子,甚至只穿一条裤衩,打扮十分怪异的庄稼汉,你马上会联想到《诗经·陈风·宛丘》中的诗句:“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东雷人在上锣鼓时,无论冬夏,都要在高潮时脱光了膀子,显示出渭北农民的阳刚之美,那狂击猛擂如春雷滚动的鼓声正反映了他们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

  东雷村地处偏僻,上锣鼓多年来一直藏匿在民间,所以这独特的民间艺术一直不为外人所知,改革开放后民间舞蹈普查时才被发现,在1987年陕西省民间鼓舞理论研讨会上引起轰动,此后相继在陕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露面,许多舞蹈艺术家、书法家、摄影家、画家及其民间艺术爱好者闻风而至,对其“狂、野、怪、狠”的特点倍感兴趣。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教授考察后认为:东雷村的上锣鼓,是陕西民间最古老的舞蹈,是《诗经》中反映黄河中游民间祭神和驱鬼的原始乐舞。

上锣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近年来多次赴省上县进行表演,曾在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渭南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导和播放,并先后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中国文化报》、《时尚旅游》、《文化艺术报》、《渭南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深圳晚报》、《十堰日报》及其腾讯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华山网、福客网等百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和转载,多次荣获合阳县锣鼓大赛金奖,曾参加2005年渭南市建市十周年大型民间社火舞诗《华山魂》(先后在渭南、西安、合阳演出数场),渭南市第一届、第二届文化旅游节、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大河风》、大唐芙蓉园专题演出中获得好评。2006年入选为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各项数据被录入福客民俗词典,参加了陕西省、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演活动,新华社记者范德元拍摄的“黄河岸边上锣鼓”组图被多家媒体转载。2008年公祭黄帝陵、渭南市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2009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国际《诗经》研讨会现场演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洽川篝火晚会演出,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赞赏并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洽川确定为景区民俗演出节目。

近年来家乡的上锣鼓在省、市、县、个人等文化活动、民俗展演、庆典现场演出频频,2010年2月自行举办的首届“东雷锣鼓节”,获得了原省委副书记、书法家张保庆,原副省长、摄影家巩德顺,原省委秘书长、省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改民,省作协主席贾平凹,省作协党组书记雷涛,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高建群,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省书协主席雷珍民,原省公安厅厅长、作家李宗奇,著名电视剧作家王三毛,以及省国画院、西安市文联、渭南市文联、渭南市作协、合阳县书协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省、市有关新闻媒体记者100余人的高度评赞;9月在韩城首届司马迁杯《鼓舞激情演绎盛世》全国锣鼓大赛中,村民自发组织参赛,自主策划演出方案,自己设计制作演出服装,自编自导自费参赛,在36只参赛队伍中荣获铜鼓王奖,赢得全国打击乐协会主席安庆顺亲切接见和盛赞;渭南电视台制作的《东雷上锣鼓》专题片先后获得了“陕西广播电视奖”文艺专题类一等奖、第九届陕西电视 “金鹰”奖文艺专题类一等奖、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得到了全国民间文艺界专家学者的肯定与赞赏、全国新农村新小康电视节目评比暨首届农民电视艺术节评比中获银奖2011年4月中央电视台cctv-15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摄制组来东雷村拍摄了上锣鼓绝活专题片;2011年7月15日在西安世园会洽川周 “世园风,洽川情”专题活动中倾情演绎,浓郁黄河风情、特色民俗惹人醉,轰动世园会场。

2012年元月26日受渭南市邀请,凤凰卫视中文台专程前来拍摄了《正月里渭南春来早》专题片,其中《走进合阳》篇全程记录了龙年新春东雷人恭祭三官、民风民俗、花馍制作、夜场斗鼓等闹社火的精彩片段,国内外300余名中外记者云集东雷村,为“东雷上锣鼓”留住了空前的美好瞬间,关于“东雷上锣鼓”的文章、图片风靡各大媒体、报刊和网站。2013年陕西省第三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及陕西省文化遗产日展演展示活动暨渭南市面花大赛,家乡的上锣鼓又是独领风骚,技压群芳,在国庆节“西安大明宫农民文化周”演出时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赞赏,一致认为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古老文化遗产。家乡的上锣鼓渐渐成为合阳县乃至渭南市、陕西省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组来合阳拍摄时,独到的创意把“上锣鼓”与黄河母亲融为一体制作了专题片。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坚韧不拔的家乡父老,敲打了千百年的上锣鼓,记录了千百年的辛勤和豪迈。村东滚滚流淌的黄河,印证了父老乡亲千百年的创业史,三面环绕的黄土沟壑,感受了父老乡亲千百年的辛酸血泪。如今的东雷村正沐浴着十八大的新农村政策,父辈们围鼓击舞,用特有的方式阐释着古老山村的巨变史,传递着最纯朴的中国正能量。

                                           

                                                                                                      20139月整理

 

编者按:东雷上锣鼓作为一种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里自生自息,再生再灭,屡息不止,流传至今,虽然最近几年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挖掘重视,但是笔者认为要保护和传承好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拿东雷上锣鼓来说,如今从事该项文化遗产活动的多位农忙之余的老龄人,年龄大点的70多岁,小一点的也50多岁,年青人忙于在外打工打拼,根本不屑一顾,就现在参与的有时候遇见演出活动也很难召集,这种现状不利于对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真的担心有一天再也看不见这古朴激昂的原始鼓舞了。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陕公网安备 6105240261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