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也说合阳踅面

  • 良石处士
楼主回复
  • 阅读:22995
  • 回复:9
  • 发表于:2015/2/3 19:17:53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合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也说合阳踅面



       有人说合阳地方小吃踅面是淮阴侯韩信所创。我不信。

       按他们的说法,韩信当年伐魏王豹来到合阳的夏阳古渡,准备在此东渡黄河。当时如果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命令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的来历。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有两点是真的:第一,两千多年前我国北方就有荞麦种植;第二,踅面经事前加工,食用起来的确快捷,接近于方便面。但是这都与韩信无关。试问,那部史书或其它古书上记载过踅面?别说古代,近代的记载里有吗?没有。不能因为古时韩信经过过合阳同时当地如今存在这种小吃,就生硬地把相隔两千多年的人和事牵扯到一起,硬说踅面是韩信发明的。想象力未免太丰富了些。

       有人说了,有民间传说!呵呵,传说就那么可靠?有何依据?举个与此无关旁例。210年前,白莲教起义波及过合阳,曾造成当地民众较大的财产生命损失,个别家庭甚至家破人亡,这是有记载的真事。试问,没看过记载的今天的普通人有谁知道?有民间传说吗?事实是几乎没有人知道此事,没有任何相关传说。问题来了:刚过二百年的灾难没有传说,而经过了两千多年的一种小吃倒有绘声绘色传说,可能吗?经得起推敲吗?那么,这个所谓的“传说”是怎么来的?明显是人为杜撰的,要么凭空想象,要么故意编造。近年来此类现象多如牛毛,到处都在制造假古迹,到处都争古代先贤故里,什么事都想傍名人,司空见惯。

        实际上,踅面在过去的合阳并不十分普遍,卖这种小吃的小饭摊也是寥寥可数。据了解,旧社会戏台下卖的小吃以“油炒粉”最为普遍。

        我小时候倒听说踅面是王村人最早发明的。王村地处合阳西大门,隔大峪河深沟与澄城县相望。过去合阳不出产煤炭而澄城出,合阳人烧煤要去澄城拉运。那时的运输极为困难,绝非今日可比。大户人家用套牲口的木轮大车,普通百姓完全靠人力,用那种独轮小木车推,非常辛苦。从煤窑到王村起码要翻两道沟,走几十里坑坑洼洼山路,等爬上了王村坡,早已经又饿又渴疲劳不堪了。王村个别聪明人抓住了这个商机,在坡头搭个草棚,支起个小小的踅面摊,做起生意来了。过去百姓极穷,多数人是吃不起踅面的,只有少数人偶尔卖一碗。有些穷人买不起面,用大约一碗面的四分之一的价买碗面汤,泡上自己携带的干硬的蒸馍。卖饭人也厚道,照样给调上盐巴、大油、红油辣子、花椒面等,香香的,吃起来也有滋有味的。

       我们再说踅面的原材料荞麦。过去粮食亩产量非常低,小麦平常年份亩产大约100来斤,丰产年也极少上200斤。所以老百姓自古都缺少粮食,饿死人是经常发生的。我们当地主要作物就是小麦,如果小麦欠收,麦后仅可以种植糜子、谷子、豆类,称为“以秋补夏”。请注意,过去我们当地根本没有玉米、高粱等作物,红薯等高产而低能量的充饥作物都是解放后才大量种植。有的年份天气大旱,赤地千里,小麦欠收糜谷也在干土里出不了苗,等到秋雨来临时糜谷豆类都早过了播种期。怎么办,难道眼巴巴等着饿死不成?好在这时还有唯一一种播种最迟的作物,就是荞麦。荞麦不禁播种晚而且播种期长,从小暑直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之后“末伏”(大约相当于公历的7月上旬到8月中旬)都仍然来得及播种。但是,荞麦 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怕旱怕风还畏霜冻,产量及其不稳定,有时可以高产达三四百斤以上,有些年份一二百斤,甚至绝收也很正常。

       踅面就是以荞麦粉为主料,只掺合少量小麦粉。现在的人讲究吃粗粮,认为荞麦粉含有大量氨基酸、维生素B等等很有营养,加之其口味鲜美、独特,所以踅面近多年红起来了,成为外地人到合阳的第一美食选择。但是,荞麦在过去是绝对的粗粮、杂粮,决不算什么好食物,荞麦粉蒸的馍很僵硬,水分散发后更是硬如石头,口感又很差,所以吃荞麦是没有办法的事,根本不是为了减肥或降血糖。而且,荞麦粉无法像小麦粉那样擀面条,它面筋拉力强劲,根本擀不开。它难吃又难做,人们就给它想办法,将它与水和制而成面糊状,倒在加热的铁鏊上烙成很薄饼状,然后切条,样子与面条相差无几。这个摊开面糊的过程,要用半月形的木“踅子”不停旋转使面糊摊平。踅即旋转的意思,这就是踅面名称的来历。

        如此一来,解决了荞麦粉蒸馍难以下咽的问题,成了一种变相的面条,而面条中可以加入多种调料,吃起来当然可口了许多。与此类似的还有红薯的吃法。现在年轻人吃烤红薯完全是尝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仍然是合阳百姓的主食之一,甜丝丝的,吃多了一点儿也不好吃,营养价值又很低,没见过哪位上了年纪的人怀念红薯的味道。为此,聪明的老百姓在很短的时间里发明出很多红薯的新吃法。人们先将红薯切片、晒干,碾成粉状,然后当做一种“面粉”使用,如红薯馍、红薯饸饹,还有与小麦粉混合制作的红薯面条、红薯搅团等等。可见与荞麦面做踅面一样,都是人们在饥饿的情况下逼迫出来的,同时也说明只有那些实际操作中的劳动人民才可能发明出来。如此推断,决不是带兵打仗的韩信灵机一动就能想出来的。合阳说踅面的文字很多,大都互相因袭,牵强附会,人云亦云,实在不足为信。

       如今,踅面已经成为著名的合阳地方小吃。铁鏊上烙熟的薄饼,切成面条状提前存放,有客人要吃时下进开水锅,只一滚就可以捞进碗里,然后调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红油)、食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了。配多种调料、佐料而成。绵韧可口,油润中有浓郁的酸辣香味,实在是妙不可言。

       好归好,再好也不能因此给踅面编造历史,更没必要傍韩信的大名提高它的身价。是不是王村人最早发明的?无法最后确定,也只是一种说法。但可以肯定:踅面是我们合阳劳动人民的创造,是万般无奈的选择,同时也是过去那种“农夫犹饿死”的粮食极为紧缺历史的佐证。

                                                                                                                                                                                   2015年2月3日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良石,吾故里之地名也;处士,乃无身份闲人之称谓。如此而已,别无深意。 吾以独立思考者自居,不喜人云亦云。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陕公网安备 61052402610548号